初三课程已结束,作为毕业班的数学老师,我深感肩上的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对于初三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起到到很大的作用。而目前在学生的学习中还出现以下的情况:
一、 多数情况下,也比较擅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微发学生的思考,但问题提出后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往往习惯于自问自答,急于说出结果。显然学生对题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发学生的深思,就不能给学生深刻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于做过的题一点印象也没有。
二、我在备课的时候对问题已备选了一个或几个解决方案,课堂上以“定势思维”组织教学,但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当学生的思路与我的思路相左或想法不切实际时,不愿打乱即定的教学计划,干脆采取回避、压制措施,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被束缚。
三、对问题的坡度设置的不够,坡度过大导致思维卡壳,学生的思维不能深入进行而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本学期刚开始就不断研究,积极参加其他数学老师的教研活动,终于找到合适的的措施:
1、对过多的题,进行适当的筛选。
2、还给学生一片思维空间让学生受到适当的"挫折"教育,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3、学生有不同想法单独与教师交谈好的想法给予鼓励并加以推广;不对的想法给予单
独的指正。这样学生即可以大胆放心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又可以把一些教学中漏洞补上。
4、精心设置问题的坡度,使学生步步深入并探究出规律。课堂上注意课堂节奏,尽量让中下游的学生跟上老师的步伐,多给学生自己联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杨潇如)